“在‘进入不难,做好很难’的机械制造业,做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创新’,把创新当做使命,实实在在地把它落在每天的工作中。”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在机床核心部件领域,代表高技术含量的滚珠丝杠,原本只在英德日等先进国家才能量产。如今,执其牛耳者,却是后来者———中国台湾的上银科技。该公司历经20年完成了从一无所有到世界一流的跨越。
如今,重排全球机械制造业座次的卓永财,带领旗下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两大产品跻身世界前列,未来产品营销售卖规模可望达到600亿新台币,精密定位平台和冷轧丝杠市场占有率如今也遥遥领先世界同行。为了在未来竞争焦点直线电机和工业机器人上也做到世界第一,2014年,上银科技计划在苏州建立一个大型研究中心,用于未来研发技术。2016~2020年,上银科技还将在台中5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投入1000亿新台币,建立新生产基地。
现在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的上银科技,在23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滚珠丝杠小厂,再加上创始人卓永财是从银行直接跳槽到制造业的,台湾业界几乎都不看好他。不信任和嘲笑跟了卓永财和他的上银科技好几年,直到上银科技靠研发、靠国际资源的有效整合打开国际市场,台湾业界才从旁观者变成追求者。
卓永财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自己必须冲到市场的最前沿,去体会和发现市场的新变化,从而决定公司的产品策略和发展策略。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卓永财,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外度过。历年在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工业和机床大展,他从不错过。这是他数十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
从国外回到台中,他的工作更加紧张,每天他都有接待不完的客户、开不完的会,这与他20多年前的紧张是一样的,但内容已经是天壤之别。
他说,20多年前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很像,欧美日的品牌备受推崇,本土品牌没什么含金量。更重要的是,日本品牌长期占据中国台湾市场,上银科技的出现立即引来日本品牌的集体攻击。同时,的大规模倾销也开始了。
卓永财为此不断改革生产和技术,以提升产品质量。但由于没核心技术,上银科技始终没有办法突破日本企业倾销的藩篱。
在尝试引入新技术的过程中,卓永财曾获得北京清华大学研究陶瓷技术的苗教授的支持。1990年,卓永财到大陆拜会苗教授,希望能合作研究出陶瓷车刀,如果陶瓷车刀研制出来,上银就不用再从国外进口,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开始了为期4年的研究。终于,应用了陶瓷车刀的上银科技突破了日企的封锁,靠着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逐渐打开了台湾市场。
有一次,上银一位高层主管在台北拜访一家电子设备企业,发现他们的机床应该有一些改进,还为他们设计了图纸。让他不快的是,这家企业老板拿着图纸找日本NKS去生产了。巧合的是,这家企业的法国竞争对象因在大陆市场的部分份额被台北那家设备厂抢走了,为降低成本他们找到上银科技寻求合作,在上银科技的帮助下,法国那家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从落后台湾那家电子设备企业转而平分秋色。最后,迫于减少相关成本需求,台湾那家企业主动回到了上银科技的客户名单中。
卓永财说:“老实说,台湾品牌要先变成全球品牌,才会赢得台湾客户的认同”。要成为一个世界品牌,意味着在技术上要赶超日本和德国。为了接触、吸收国际主流先进的技术,卓永财从那时起就热情参加主要工业国家的展览会和技术论坛。
在这些活动中,卓永财和上银科技所遭遇的冷落和羞辱,让卓永财记忆深刻。在韩国的一个展会上,韩国人摸着上银科技的产品赞叹不已。当知道是台湾货时,立即换个了态度:“这是该我们来做,你们台湾怎么会做?”在日本的展会上,上银科技的产品甚至曾被放到展位的最后位置,与铁屑机和清理洗涤设施等非高精密展商的展品摆在一起,远离滚珠丝杠世界前两名的日本THK和NSK。
1993年,一个不错的机会出现了。卓永财的德国客户打电线年历史的滚珠丝杠厂Holz鄄er快倒闭了,问卓永财是否有兴趣去看看。卓永财跑了两趟,发现Holzer有能降造成本而且恰恰是上银科技所欠缺的技术。之后,卓永财带着品保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和制造部经理一同前去评估并作最后的决断。当时,德国破产管理人的特助却不让他们进入工厂,只是冷冷地说了句,“台湾人怎会是来买公司,台湾只会copy还有偷技术。”
被深深伤害,也被深深刺激的卓永财,因此对Holzer志在必得。在他思索收购方案时,德国一家公司突然联系他,希望能和上银科技联手收购此公司。双方一拍即合,相约各占45%的股份,德方负责管理,上银科技负责技术指导以及和银行团的谈判。最终,40年历史的Holzer,卓永财以700多万新台币拿下。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并购Holzer8年后,上银科技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的精度,完全媲美日本的两家企业,而设备成本却不到日本对手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日本同行一台机器要等两年,上银科技6个月就能开发出来。
核心技术上的追赶和超越,带来的是市场的扩大和信心的增强。在上银科技自行生产的设备上,大的型号标签是“BK一号”和“EK二号”,针对的就是上银科技头号竞争对手“三K(日本的THK、NSK、IKO)”。
卓永财说:“一开始他们封杀我原料,所以很想揍他们,是BK(beat鄄ing),后来‘三K’连买设备也封锁,我就更生气,型号改成EK以便随时提醒员工要争气。”
在盈利水平节节攀升之后,卓永财继续乘胜追击,持续投资研发、加快并购步伐。1999年,上银科技在日本设立子公司;之后在俄罗斯接手三星实验室,还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
2010年,卓永财买下英国百年螺纹磨床制造商梅翠思(Matrix),使得上银科技快速扩充产能。在并购Matrix前一年,卓永财买下以色列顶尖驱动器与控制管理系统研发制造大厂“Mega-Fabs”,以填补公司在尖端驱动器与控制管理系统上的缺口,建构完整的半导体设备与机器人竞争力,也让上银科技的全球布局向前跨出一大步。
卓永财说:“往下整合就是机器人,七八年前就在做,都是靠自己,只是现在越做越大。现在我要做单轴机器人,同时自己研发斜角轴承。将来我卖滚珠丝杠,斜角轴承也一起配着卖,竞争力就上来了。这就是垂直整合啊,我连竞争对手都没有。”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依靠持续创新的行业,创新也不是一天就能出成果的,这是一条忍受寂寞之路。”卓永财说,即便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动摇过对创新的坚持,因为“企业不是要做一两年,而是要做长远、做到世界第一。”
当回首上银科技20年的成长、成功,卓永财总结了三点经验:一是公司领导者以及同仁做到了在困难中咬牙坚持到底;二是坚持依靠研发、整合国际资源的策略和方向是正确的;三是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国际领先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打赢一场世界级的战争。(本报记者 崔玉平)